卷三百六十二 ◎人事部三
○姓
《说文》曰:姓,人所生也。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,故称天子。因生以从女、生,生亦声也。
《易类谋》曰:黄帝吹律以定姓。
《左传·隐八年》曰:无骇卒,羽父请谥与族。公问族於众仲。众仲对曰:"天子建德,因生以赐姓,(因其所由生以赐姓。谓若舜由沩汭,故谓陈为妫姓。)胙之土而命之氏。诸侯以字(诸侯位卑,不得赐姓,故其臣因氏其王父字。)为谥,因以为族,官有世功,则有官族,邑亦如之。"公命以字为展氏。(无骇,公子展之孙,故为丧氏也。)
又《襄二十四年》曰:穆叔如晋。范宣子逆之,问焉,曰:"古人有言曰:死而不朽,何谓也?"穆叔未对。宣子曰:昔丐之祖,自虞以上,为陶唐氏,在夏为御龙氏,在商为豕韦氏,在周为唐、杜氏,晋主夏盟为范氏,其是之谓乎?"穆叔曰:"以豹所闻,此之谓世禄,非不朽也。"
《史记》曰:太公望吕尚者,东海上人,其先祖尝为四岳,佐禹平水土,甚有功,虞夏之际封於吕,本姓姜氏,从其封姓,故曰吕尚。
《汉书》曰:夏侯婴为滕令,故号滕公。及曾孙颇尚主,主随外家姓,号孙公,故滕公子孙更为孙氏。
又曰:戍卒娄敬求见,说上曰:"陛下取天下与周异,而都雒阳,不便,不如入关据秦之固。"上以问张良,良因劝上。是日车驾西都长安,拜娄敬为奉春君,赐姓刘氏。
又曰:灌夫,颍阴人也,父张孟,尝为颍阴侯。灌婴舍人因得幸进之,至二千石,故蒙灌氏姓为灌孟。(师古曰:蒙,冒也。)
又曰:卫青字仲卿,其父郑季,河东平阳人也,以县吏给事侯家。平阳侯曹寿,尚武帝姊阳信长公主。季与主家僮卫妪通,生青。青有同产兄卫长君及子夫,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武帝,故青冒姓卫氏。
《汉书》曰:京房字君明,东郡顿丘人也。房本姓李,推律自定为京氏。
《后汉书》曰:第五伦,字伯鱼,京兆人也。其先齐诸田,诸田徙园陵者多,故以次第为氏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夏录》曰:赫连勃勃下书:"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,音殊中国,故从母氏为刘子,而从母之姓非礼也,朕将以义易之。帝王者,系天为子,是为徽,实与天连,今改姓曰赫连氏,庶协皇天之意。其非正统皆以铁伐为氏,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,皆堪伐人。"
《三国典略》曰:周蔡佑,字承先,陈留圉人,齐安郡守袭之子也。有膂力,便骑射。太祖以其战功,赐姓大利稽氏。
《唐书》曰:康国,即汉康居之国也。其王姓温,月氏人。先居张掖祁连山北昭武城,为突厥所破,南依葱岭,遂有其地。枝庶皆以昭武为姓,示不忘本也。
又曰:则天朝博州刺史琅琊王冲,据博州起兵。冲父豫州刺史越王贞又举兵於豫州,与相应。讨平之,改姓为虺氏。
又曰:尚可孤,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也,代居松漠之间。天宝末,归国隶安禄山,后事史思明。上玄中归顺,累授左右威卫二大将军。鱼朝恩之统禁军,爱其勇力,甚委遇之,俾为养子,奏改姓鱼氏。
又曰:李全略者,本姓王,名简,为镇州小将军,事王武俊。玄和中,节度使王承宗殁,军情不安,自拔归朝,授代州刺史。及长庆初,镇州军乱,害田弘正,穆宗为之旰食,以简尝为将,召问其计。简遂极言利害,愿有以自效。明年,擢拜横海军节度使,赐姓李氏,名全略,以崇宠之。
《白虎通》曰:人所以有姓者何?所以崇恩爱、厚亲亲、远禽兽,别婚姻也。故纪世别类,使生相爱、死相哀,同姓不得相娶,皆为重人伦也。姓者生也,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。《诗》云"天生蒸民",《尚书》曰"平章百姓"。姓所以有百者何?以为古者圣人吹律定姓,以记其族。人含五常而生,正声有五,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转而相杂,五五二十五,转生四时,异气殊音悉备,故姓有百也。所以有氏者何?所以贵功德、下伎力,或氏其官,或氏其事,闻其氏即可知矣。所以勉人为善也。或氏王父字者何?所以别诸侯之后,为兴灭国、继绝世也。王者之子称王子,王者之孙称王孙,诸侯之子称公子,公子之子称公孙,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。故《春秋》有"王子瑕",《论语》有"王孙贾",又有"卫公子"、"荆公孙朝"。鲁有仲氏、孟氏、叔氏、季氏〈楚有昭、屈、景氏,齐有高、国、崔、卢氏,以知其子孙也。王者之子亦称王子,兄弟立而皆封也。或曰王者之孙亦称王孙。《刑德放》曰:尧知命,表稷、契,赐姓于姬;皋陶典刑不表姓,言天任德远刑。禹姓姒,祖昌意,以薏苡生;殷姓子氏,祖以玄鸟子生也;周姓姬氏,祖以履大人迹生也。
《风俗通》曰:万类之中,惟人为贵。《春秋左氏传》:"官有世功,即有官族,邑亦如之。"《公羊》讥卫灭邢,《论语》贬昭公娶於吴,讳同姓也。盖姓有九,或氏於号,或氏於谥,或氏於爵,或氏於国,或氏於官,或氏於字,或氏於居,或氏於事,或氏於职。典号,唐虞夏殷也;以谥,戴武宣穆也;以爵,王公侯伯也;以国,曹鲁宋卫也;以官,司马、司徒、司寇、司空、司城也;以字,伯仲柿啪也;以居,城郭园池也;以事,巫卜陶丘也;以职,三马、五鹿、青牛、白马也。
《三辅旧事》曰:尧母字邆都,配高辛氏而生尧,因主人伊长孺为姓,谓之伊。
《陈留风俗传》曰:侯氏氏侯爵。周微,官失其守,故以侯爵为姓。
又曰:秦之先曰伯翳,佐舜扰驯鸟兽,锡姓曰嬴氏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徐氏、郯氏、黄氏、江氏。
《文士传》曰:束晳字广微,踈广后也。王莽末,广曾孙孟造自东海避难归芜城,改姓去"踈"之"足",为束氏。
《世说》曰:诸葛令恢与王丞相共争姓族前后。王曰:"何不言葛、王,而言王、葛?"诸葛曰:"譬言驴马,不言马驴,驴宁胜马耶?"
《论衡》曰:孔子推律,自知殷之苗也。
○名
《礼记·曲礼上》曰:名子者不以国,不以日月,不以隐疾,不以山川。(此在常语之中为后难讳也。《春秋传》曰:名,终将讳之。)
又曰:二名不偏讳。孔子之母名徵在,言徵不称在,言在不称徵也。
又《曲礼下》曰:君子已孤不更名。(重本也。)
又《大传》曰:名者,人治之大也,可无慎乎!(人治行以正人。)
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曰:初,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,命之曰仇。其弟以千亩之战生,命之曰成师。师服曰:"异哉,君之名子也!夫名以制义,义以出礼,礼以体政,政以正民。是以政成而民听,易则生乱。嘉耦曰妃,怨耦曰仇,古之命也。(自古有此言也。)今君命太子曰仇,弟曰成师,始兆乱矣,兄其替乎?"
又曰:子同生,以太子生之礼举之。公问名於申繻,对曰:"夫名有五:有信,有义,有象,有假,有类。以名生为信,(若唐叔虞、鲁公子友。)以德命为义,(若文王名昌、武王名发也。)以类命为象,(若孔子首象尼丘山。)取於物吻假,(若伯鱼生,人有馈之鱼,因名之曰鲤。)取於父为类。(若子同生有与父同者也。)不以国,(国君之子,不自以本国为名也。)不以官,不以山川,不以隐疾,不以畜牲,不以器币。周人以讳事神,名,终将讳之。(君父之名,固非臣子所斥,然礼既卒,器以木铎徇,曰舍故而讳新,谓舍亲尽之祖,而讳新死者。)故以国则废名,以官则废职,以山川则废主,以畜牲则废祠,以器弊则废礼。晋以僖侯废司徒,(僖侯名司徒,废为中军也。)宋以武公废司空,(武公名司空,废为司城也。)先君献、武废二山,(二山,具、敖也。鲁献公名具,武公名敖。)是以大物不可以命。"公曰:"是其生也,与吾同物,命之曰同。"(物,类也,谓同日也。)
又《闵公》曰:成季之将生也,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。曰:"男也,其名曰友。"及生,有文在其手曰"友",遂以命之。(遂以为名。)
又《文下》曰:鄋瞒侵齐。(鄋瞒,狄国名。)遂伐我。公卜使叔孙得臣追之,吉。冬十月,败狄于咸,获长狄侨如。(侨如,鄋瞒国之君。)以命宣伯。(得臣待事,而名其三。三子因名宣伯曰侨如,以旌其功也。)
又《宣上》曰:楚斗伯比淫于䢵子之女,生子文,弃诸梦中,虎乳之。䢵子畋见之,使收之。楚人谓乳为穀,谓虎为於菟,故命曰斗穀於菟。
又《宣上》曰: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,梦天使与己兰,曰:"予为伯儵。余,尔祖也,以是为而子。以兰有国香,人服媚之如是。"既而文公见之,与之兰而御之。辞曰:"妾不才,幸而有子,将不信,敢徵兰乎?"公曰:"诺。"生穆公,名之曰兰。
又《定下》曰:鲁苫越生子,将待事而名之。阳州之役获焉,名之曰阳州。(欲自比侨如。)
《汉书》曰:司马相如,小名犬子。及长,慕蔺相如为人,更名相如。
《后汉书》曰:赵岐字台卿,生於御史台,因字台卿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廉范为蜀郡守,令民不禁火,百姓皆喜,家得其愿,时生子皆以廉为名者千。
《魏志》曰:程昱本名立,梦登太山捧日,人或以梦告太祖。太祖曰:"终为吾腹心。"遂上加日。
又曰:邓艾字士载,棘阳人。年十二,随母至颍川,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"言为世范,行为士则",艾遂自名范,字士则。后宗族有与同者,故改焉。
又曰:王昶字文舒,太原人。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,皆一依谦实,以见其意。故兄子默,字处静;沉,字处道;其子浑,字玄冲;深,字道冲。遂书戒之曰:"夫人为子之道,莫大於宝身全行,以显父母。"
《吴志》曰:立子为太子。注曰,休制曰:"孤今为四子作名字,太子名,音如湖水湾澳之湾;字莔,音如迄今之迄。次子名尧攵,音如兕觥之觥;字о,音如玄<口贤>首之<口贤>。(音玄)次子名<盍巨>,音如草莽之莽;字盥,音如举物之举。次子名亢攵,音如褒衣下宽大之褒;字寅,音如有所推持之推。此都不与世所用者同,故钞旧文会合作之。"
《江表传》曰:顾雍从蔡伯喈学,专一清静,敏而易教。伯喈贵异之,谓曰:"卿必成致,今以吾名与卿。"故雍与伯喈同名,由此也。《吴录》曰:雍字玄叹,言为蔡邕之所叹也。
《晋书》曰:谢玄破苻坚於淮、淝,先有童谣云:"谁谓尔坚,石打破!"故桓豁以石名子以邀其功。
《晋中兴书》曰:咸和玄年,当徵苏峻,司徒导欲出王舒为外援。及更拜抚军将军、会稽内史,秩中二千石。舒上疏以父名会,不得作会稽。朝议以字同音异,於礼无嫌。舒陈音虽异而字同,求换他郡。於是改"会"字为"郐"。(古会切。)舒不得已亲职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前凉录》曰:李弇,字子□,陇西狄道人也。弇本名良,又妻姓梁,张骏戏之曰:"卿名良,妻姓梁,夫妻相同称,子孙将何以目其舅氏?昔耿弇以少年立功立事,吾今赖卿有同於耿氏。"乃赐名曰弇。
又曰:陈安成纪平庄人也。少慷慨,读书见许褚而慕之,乃自字虎侯。
《后魏书》曰:游肇,字伯始,高祖赐名。尚书令高肇,世宗之舅,为百僚慑惮,以肇名与己同,欲令改易。肇以高祖所赐,秉志不许,高肇甚衔之。世宗嘉其刚梗。
又曰:太和初,宋弁为殿中郎中。高祖尝因朝会之次,历访治道,弁年少官微,自下而对,声姿清亮,进止可观,高祖称善者久之。因是大被知遇,赐名为弁,意取弁和献玉,楚王不知宝也。
《宋书》曰:废帝讳昱,字德融,小字惠震,明帝长子也。大明七年正月辛丑生於卫尉府。太宗诸子在孕,皆以《周易》筮之,即以所得之卦为小字,故帝字惠震。
又曰:王景文,美风姿,好言玄理,少与陈郡谢庄齐名。太祖甚相钦重,故为太宗娶景文妹,而以景文名名太宗。
又曰:颜竣为丹阳尹,加散骑常侍。先是,竣未有子,而大司马江夏王义恭诸子为玄凶所杀,至是并各产男,上自为制名:名义恭子为伯禽,以比鲁公伯禽,周公旦之子也;名竣子为辟强,以比汉侍中张辟强,张良之子也。
《宋书》曰:谢庄五子(力计切)、朏、颢、嵸、(音扌忽。){艹瀹},(音药。)世谓庄名子以风,月、景、山、水。
《梁书》曰:张嵊,字四山。初,嵊父稷为剡令,至嵊亭生之,因名嵊,字四山。少敦孝,行年三十馀,犹班衣受稷杖,动至数百,收泪欢然。
《三国典略》曰:周陆逞,字季明,绥德郡公通之弟也。初名彦,字世雄。魏文帝尝从容谓之曰:"尔既温裕,何乃字世雄,且为世之雄,非所宜也,於尔兄弟又复不类。"遂改焉。
《南史》曰:陈文帝尝谓宣帝曰:"我诸子皆以伯为名,汝诸子宜用叔为称。"宣帝因以访毛喜,喜即条自古名贤杜叔英、虞叔卿等二十馀人以启之,文帝称善。
《白虎通》曰:人必有姓名何?以吐情自纪,尊事人者也。《论语》曰:"名不正则言不顺。"三月名之何?天道一时,物有其变,人生三月,目煦亦能咳笑与人相答,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。故《礼》传曰:"子生三月则父名之。"名之於祖庙者,谓子之亲庙也,明当为宗祖子也。一说名之於燕寝,名者幼小卑贱之称也,质略,故於燕寝。殷以日名子何?殷家质直,故以生日名也。《尚书》言太甲、帝乙、武丁也。於名臣亦得以甲、乙生日名子,不使亦不止也。以《尚书》道殷臣,有巫咸、有祖巳也。何以诸侯不象王者以生日名子也?以大王名亶甫,王季名历,此殷之诸侯也。不以子丑为名何?曰:甲乙者幹也,子丑者枝也,幹者本,本贯,故以甲乙为名也。名或兼或单何?名子非一,或听其声律定其名,或依其事旁於形,故或兼或单也。依其事者,若后稷是也:弃之,因名为"弃"。旁其形者,孔子首类鲁尼丘山,故以为之名也。
《风俗通》曰:袁贺字玄服。祖父京为侍中,安帝始加玄服,京入贺,而贺始生,因名之曰贺,而字玄服。
《郑玄别传》曰:玄一子名益,字益恩。年二十三,相国孔府君举为孝廉。府君以多寇屯都昌,为贼管亥所围,乃令从家将兵奔救,遇贼见害,时年二十七也。妻有遗体生男,玄以太岁在丁卯,生此男以丁卯日生,生又手理与玄相似,故名曰小同。
《孟宗别传》曰:孟宗为豫章太守,民思其惠,路有行歌,故时之生子者,多以孟为名。
《江祚别传》曰:祚为南安太守,民思其德,生子多以为名字。
《蜀李书》曰:贾夷,字景叔,梓潼人也。太始初,内移河东,少仕晋台,为仓部令史。怀帝时,为安富令。中原丧乱,玉衡七年归国。武帝素闻夷名,重之,皇子雅生,因名贾夷。
《秦记》曰:后帝泓,字玄子,时东宫生。邵弘言于父曰:"君之於臣,先生之与其门人,名之可也。至於同官之於僚党,同姓之於昆弟,同门之於朋友,可以称其字,而不可斥其名。故《公羊传》曰:"名不若字"者,非谓其人之名不如其字尊,乃谓为人所字则近乎见尊、为人所名则近乎见卑也。古之君子之名子也,必以信义而择淑令,所以祥其名也;不以官职,所以殊其名也;不以畜币,所以重其名也;不以隐疾,所以显其名也;遍告内外,所以昭其名也;书而藏之,所以宝其名也;贱者避焉,所以贵其名也;冠而有字,所以尊其名也。名成乎礼,字依乎名。名,字之本;字,名之末也。为本故尊,为末故卑,尊故其礼祥,卑故其事略也。且妇人无名,故贱於丈夫;野人无名,故贱於学士。名者,己之所以事尊,尊者之所以命己;字则己之所以接卑,卑者之所以称己;未有用之于尊而为卑,用之于卑而为尊者也。
《搜神记》曰:齐惠公之妾萧桐子见御有身,以其贱,不敢言也。取薪而生顷公於野,又不敢举也。狸乳鹯覆之,人见而收之,因名无野。
何槙《玄寿赐名叙》曰:新妇荀氏所生女,以岁在丁丑四月五日始出时生。此月斗建巳,其日又巳,其时加卯,甲乙卯皆东南,春夏天地动发,万物滋生,今月吉,月之善时也。又於《易》卦,震位在卯,巽位在巳,震为长男,巽为长女。而此女孙,正用兹日斯时,始瞻日月,岂伊先祖之灵,实临佑之!玄发素颜,妇人之上姿也;寿考无疆,生民之至愿也。故赐名曰"玄寿"焉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三百六十三 ◎人事部四
○字
《礼记·冠义》曰:冠而字之,成人之道也。
《春秋说》曰:字者饰也。
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傅燮,字南容,北地灵州人也。本字幼起,慕南容三复白圭,乃改焉。
《晋中兴书》曰:诸葛恢,字道明,赜弟也。弱冠知名,试守即丘长,转临沂令。值天下乱,避地江左。于时颍川荀闿,字道明;陈留蔡谟,字道明。俱有名誉,号曰中兴三明。时人为之歌曰:"京都三明各有名,蔡氏儒雅荀葛清。"
又曰:孔愉字敬康,少与同郡张茂字伟康、丁潭字子康俱知名,号曰会稽三康。
徐广《晋纪》曰:桓温才气雄俊,恢爽陵迈。温峤见其幼时,知必非常,故父彝字曰温。
《白虎通》曰:人所以有字何?所以冠德明功敬成人也。故《礼·士冠》经曰:"宾北面字之。"又曰:冠而字之,敬其名也。所以五十乃称伯仲者,五十知天命,思虑定也。能从四时长幼之序,故以伯仲号也。
《荀氏家传》曰:荀恺字茂伯,小而知,外祖晋宣王甚器之,字为虎子。弟悝为龙子。王每谓曰:"俟汝长大,当共天下。"
《陈武别传》曰:武,胡人,育於临水令陈君。君奇之,起议欲易其故字。武长跪自启曰:"里语有之,都亭鼠数闻长者语,今当易字,实有私心。尝闻长卿慕蔺相如之行,故字相如。往在乡里,久闻故老之说,称汉使苏武执忠守志,不服单于,流放漠北,拥节牧羊,寄秋雁以诉心,因行云而托诚,高山仰止,意窃慕之。"陈氏嘉其志,遂名之曰武。又欲令字仲显。其本是胡人,而石勒、石虎讳胡曰国人,故因字之曰国武。
《尹文子》曰:康衢长者字僮曰善搏,(音傅)字犬曰善噬,宾客不过其门者三年。长者怪而问之,以实对,於是改之,宾客复往。
《圣证论》曰:学者不知孟轲字,按子思书及《孔丛子》有"孟子居",即是轲也。轲少居坎轲,故名轲,字子居也。
○形体
《释名》曰:形有形像之异也。体,弟也;骨肉、毛血、表里、大小相次第也。
《尚书大传》曰:尧八眉,舜四瞳子,禹其跳,汤扁,文王四乳。八者,如八字者也;其跳者,踦也;(其发声也。踦步,足不能相遇也。)扁者,枯也。(言汤体半小象扁枯。)言皆不善也。
《韩诗外传》曰:惟天命本人情,人有五藏六府。何谓五藏?情藏於肾,神藏於心,魂藏於肝,魄藏於肺,志藏於脾。何谓六府?咽喉,量入之府;胃者,五穀之府;大肠,转输之府;小肠,受成之府;胆,积精之府;膀胱,精液之府也。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人头圆象天,足方法地,五藏象五行,四肢法四时,九窍法九分,目法日月,肝仁,肺义,志知,心礼,胆断,脾信,膀胱决难发袖法星辰,节法日岁,肠法钤。(铃,钩也,主键闭。)
《东观汉记》曰:诏书令功臣家各自记功状,不得自增加以变时事,或自道先祖形貌、表相,无益事实。复曰齿长一寸,龙颜虎口,奇毛异骨,形容极变,亦非诏书之所知也。
又曰:上复以朱祐为护军,常舍止於中。祐侍宴,从容曰:"长安政乱,云有日角之相。"从以观上风采。上曰:"召刺奸收护军!"祐由是不复言。
《江表传》曰:孙权生而方颐,大口,目有精光。
《晋起居注》曰:怀帝,琅琊恭王子,母曰夏侯氏。帝生有白毫生於目左角,龙颜,隆准,眼有精曜。
《蜀李书》曰:武帝讳雄,字仲俊,始祖第三子。帝身长八尺三寸,美容貌。相工相之曰:"此君将贵,其相有四:目如重云,鼻如龟龙,口如方器,耳如相望。法为贵人,位过三公,不疑也。"帝每周旋乡里,有识者皆器重之。有刘化者,道术士也,太康中每语乡里曰:"李仲俊有大贵之表,终为人主也。"
车频《秦书》曰:苻坚时,四夷宾服,凑集关中四方种人,皆奇貌异色。晋人为之题目,谓胡人为侧鼻,东夷为广面阔额,北狄为匡脚面,南蛮为肿蹄方,方以类名也。
吴均《齐春秋》曰:太祖神容魁梧,天表英特,体有龙文,宽雅沉深,喜怒不形於人。
《隋书》曰:高祖文帝龙颜,额有五柱入顶,目光外射。
《晏子春秋》曰:伊尹倨身,汤伛。
《孙卿子》曰:卫灵公有臣公孙吕,长七尺,面居三尺广三寸,鼻目取具,名振天下。
《管子》曰:子产日角,晏平仲月角,尾生犀角,柳下惠、史鱼反角。
《文子》曰:人头之圆以法天,足之方以象地。天有四时、五行、九解、三百六十日,人亦复有四支、五藏、九窍、三百六十节。天有风云寒暑,人亦有取於喜怒,胆为云,肺为雨,脾为风,肾为电,肝为雷,以与天地相类,而心为之主。耳目者,日月也,而血气者,风雨也。日月失行而薄蚀无光;风雨非时,毁折生灾;五星失行,州土受其殃。天地之道,爱其神明,人之耳目,何能久勤而不爱,精神何能久驰而不止!是故圣人内而不失也。
《孔丛子》曰:魏安釐王欲以马回为相,问子顺曰:"回为人便便,亮直之丈夫也?"顺曰:"闻诸孙卿,其为人长目而豕视,必体方而心圆。臣见其面非不伟,其体幹而疑其目。"王卒用之,果以谄得罪。
《庄子》曰:老莱子弟子出薪遇仲尼,反以告,曰:"有人於彼,修上而趣下,末偻而后耳,(耳却近后而上偻也。)视若营四海,不知其谁氏之子。"老莱子曰:"是丘也。"
《淮南子》曰:形者,生之舍也。
又曰:夫神者,所受於天也;而形体者,所禀於地也。故曰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故曰一月而气,二月而血,三月而胎,四月而胞,五月而筋,六月而骨,七月而成,八月而动,九月而躁,十月而生。形体以成,五藏乃形。是以肺主目,肾主鼻,胆主口,肝主耳。
又《地形篇》曰:东方,川谷之所主,日月之所生,其人锐形小头,隆鼻大口,鸢肩企行,窍通於目,筋气属焉,苍色主肝,长大早知而不寿。南方,阳气之所浃,暑湿居之,其人堕形锐上,大口决眦,窍通於耳,血脉属焉,赤色主心,早壮而夭。西方高土,川谷出焉,日月入焉,其人皆方面修颈,卬行,窍通於鼻,皮革属焉,白色主肺,而勇敢不仁。北方,幽晦不明,天之所闭者也,寒冰之所积者也,其人翕形短颈,大肩下尻,窍通於阴,骨幹属焉,黑色主肾,其人蠢愚而寿。中央四达,风气之所通,雨露之所会也,其人大面短颐,美须,窍通於口,肤肉属焉,黄色主胃而惠圣。
《博物志》曰:东方少阳,日月所出,山谷清朗,其人姣好。西方少阴,日月所入,其土窍冥,其人高鼻深目,多毛。南方太阳,土下水沃,其人大口。北方太阴,土平广深,其人广面缩颈。中央四抄,风雨交,山谷峻,其人端立。
《神仙传》曰:《王礼》、《金{角}》、《内经》皆云老子黄色美须,广颡长耳,大目疏齿,方口厚唇,有参午达理,鱼目虎鼻,纯骨双柱,耳有三门,足蹈二五,手抱十丈。
《列女传》曰:柿脓之生叔鱼也,生而视之,曰:"是虎目而豕喙,鸢肩而牛腹,谿壑可满,是不可厌也。
《李邰别传》曰:公长七尺八寸,多须髯,八眉,左耳有奇表,项枕如鼎足,手握三公之字。
《管宁别传》曰:宁身长八尺,龙颜秀目。
《论衡》曰:苍颉四目而佐帝,公子重耳骈胁为诸侯霸,苏秦骨鼻为六国相,张仪仳胁相秦、魏。
○头上
《说文》曰:首,头也。顝、(口瓦切。)硕、颙,大头也;颗,小头也。
《释名》曰:头,独也。处体高而独尊也。首,始也。
《易·未济卦》曰:饮酒,濡其首,有孚失是。(饮酒濡首,有孚失是,躭酒无节。)
又曰:《说卦》曰:乾为首。
《韩诗外传》曰:禽息,秦大夫,荐百里奚,不见纳。缪公出,当车以头击闑,脑乃精出,曰:"臣生无补于国,不如死也。"缪公感悟而用百里奚。
《礼斗威仪》曰:君乘火而王其民,锐头;君乘水而王其民,大头。
《礼记·玉藻》曰:头容直,(不倾顾也。)头颈必中。(头容直也。)
《乐汁图》曰:赤帝锐头,黑帝大头。(朱均注曰:锐头,像朱鸟也。)
《左传·昭五年》曰:竖牛奔齐,孟仲之子杀诸塞关之外,投其首于宁风之棘上。
《春秋玄命苞》曰:头者神所居,上员象天,气之府也。岁必十二,故人头长一尺二寸。
《尔雅》曰:玄,首也。(《左传》曰:狄人归先轸之玄。)
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头圆象天,足方法地。
《史记》曰:蔺相如为赵使秦,持璧却立,倚柱谓秦王曰:"赵王斋戒五日,使臣奉璧。今大王见臣,礼节甚倨,得璧傅之美人以为戏弄,臣故复取璧。大王必欲急臣,臣头今与璧俱碎於柱矣。"
又曰:须贾使秦,见范雎。雎数之曰:"为我告魏王,急持魏齐头来!不者,我屠大梁。"贾归告齐,亡匿赵平原君所。齐遂自刭,赵王取头与秦。
又曰:栾布为梁大夫,使於齐,未还。汉诛彭越,枭头雒阳,下诏曰:"有敢收视者,捕之。"栾布从齐还,奏事于彭越头下。
《战国策》曰:三晋分知氏,赵襄子最怨知伯,漆其头以为饮器。(《史记》同。)
又曰:白头如新,倾盖如旧。
《汉书》曰:项藉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:"若非吾故人乎?"马童面之,指王翳曰:"此项王也。"羽曰:"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公得。"乃自刭。王翳取其头。
又曰:高祖招田横,横至尸乡厩,谓从者曰:"陛下欲一见我面耳,今斩吾头,驰三十里,形犹未败。"遂自刭。令客奉其头。
又曰:秦始皇即位三十七年,内平六国,外攘四夷,死人如乱麻,暴骨长城之下,额颅相属於道。
又曰: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悬屋梁,后为当世大儒。
又曰:陈遵长八尺馀,长头大鼻,容貌甚伟。
又曰:御史大夫陈万年子咸,亢直有异才。万年常召咸於床下教戒之,咸睡,头触屏风,万年怒之,咸叩头为破也,万年不复言。
又曰:建玄中,匈奴降者言匈奴月氏王,以其头为饮器。(师古曰:饮酒之器。)
《东观汉记》曰:岑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,与吴汉围隗嚣於西城。敕彭曰:"两城若下,便可将兵南击蜀虏。人若不知足,既平陇,复望蜀。每一发兵,头鬓为白。"
《后汉书》曰:贾逵自为儿童,常在太学,不通人间事。身长八尺二寸。诸儒为之语曰:"问事不休贾长头。"
又曰:张让、段珪诛何进,为诏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,少府许相为河南尹。尚书得诏版,疑之,曰:"请大将军出共议。"中黄门以进头掷与尚书,曰:"何叫薮,已伏诛。"
《典略》曰:李催移保黄白城,梁与、张横等破之,送其首。初,傕兄子循及利等侍上无礼,及傕头到,有诏高悬之。
《魏略》曰:庞意手斩一级,不知是郭援。战罢之后,众人皆言援死,而不得其首。援,锺氏之甥,意后於鞬中出一头,锺繇见之而哭。意谢繇,繇曰:"援虽我甥,乃国贼也,卿何谢焉?"
《魏志》曰:辰韩国,儿生以石压其头,欲其褊,故今辰韩人皆褊头。
又曰:袁绍辟牵招为督军从事。绍卒,事袁尚。后辽东送尚首,悬在马市,招睹之悲感,设祭头下。太祖义之。
又曰:刘廙字恭嗣。年十岁,戏于讲堂上,司马德操抚其头曰:"孺子,黄中通理,宁自知不?"
《蜀志》曰:秦密使吴,吴主问密:"天有头乎?"曰:"有。《诗》云:'乃睠西顾'。以此推之,头在西方。"
又曰:貌延字文长,义阳人。延梦头上生角,以问占梦赵直,直告人曰:"角之为字,刀下为用,头上用刀,其凶甚矣。"延后果诛,杨仪蹋延头曰:"庸奴!能复作恶?"
又曰:先主与张飞、赵云等溯流而上,分定郡县。时巴郡严颜率众守城不降,及城陷,缚颜至,飞呵颜曰:"汝见大军至,何以不降而敢拒战?"颜答曰:"我州但有断头将军,无降将军也!"飞怒,命左右牵去斫头。大笑曰:"斫头便斫头,何为怒耶?"於是飞壮而释之,引为上客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三百六十四 ◎人事部五
○头下
《吴志》曰:孙权太子和被幽闭,骠骑将军朱据、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,连日诣阙请和。
又曰:诸葛恪被诛,临淮臧均表乞收葬恪,曰:"臣闻雷震奋激,不崇一朝,大风冲发,希有极日。今恪父子三首,悬市积日,观者数万,詈声成风。国之大刑,无所不震。"
又曰:关羽既败走,权使虞翻筮之,得"兑"下"坎"上,"节",五爻变而之"临",翻曰:"不出二日,必当断头。"果如废性。权曰:"卿不及伏羲,可与东方朔为比矣。"
《晋书》曰:嵇康谓赵至曰:"君头小而锐,有白起风,童子白黑分明。"
又曰:桓温卒,子玄为嗣,袭爵,年七岁。温服终,府州文武辞其叔父冲,冲抚玄头曰:"此汝家故吏也。"玄因涕泪被面,众并异之。
王隐《晋书》曰:苍梧太守吴臣据郡邑,不恭王命,孙权遣步骘为交州,喻臣,臣照镜不见其头,骘因入斩之。
又曰:王珣与谢玄俱被辟,桓温曰:"谢掾必拥麾杖节,王掾当作黑头公,未易才也。"
《晋中兴书》曰:庾亮与苏峻战於建阳门,王师败绩。亮於阵携其三弟怿、条、翼南奔温峤,显宗幸峤船,亮泥首谢罪。
崔鸿《前秦录》曰:东海王苻雄,字玄才,洪之季子,以功拜龙骧将军,征伐皆有殊绩。雄丑形貌,头大足短,故军中称之为"大头龙骧"。
《秦记》曰:苻坚祖洪见坚状貌,欲令头坚腹软,字之曰"坚头"。
《隋书》曰:高祖文皇帝,生冯翊波若寺,皇妣抱帝,忽见头上出角,遍身起麟,大骇,坠帝於地。
《春秋后语》:平原君曰:渑池之会,臣察武安君之为人,小头而锐,瞳子白黑分明,视瞻不转。小头而锐,断敢行也;瞳子白黑,见事明也;视瞻不转,执志强也。可以持久,难与争锋,廉颇足以当之。
《吴越春秋》曰:眉间尺逃楚入山,道逄一客,客问曰:"子眉间尺乎?"答曰:"是也。""吾能为报雠。"尺曰:"父无分寸之罪,枉被荼毒,君今惠念,何所用耶?"客曰:"须子之头,并子之剑。"尺乃与头,客,与王,王大赏之,即以镬煮其头,七日七夜不烂,客曰:"此头不烂者,王亲临之。"王即看之,客於后以剑斩王头入镬中,二头相啮,客恐尺不胜,自以剑拟头之镬中。三头相咬,七日后,一时俱烂,乃分葬汝南宜春县并三冢。
《山海经》曰:三首国,一身三首;羽民国,为人长头。
又曰:共工之臣曰相仰氏,(共工,霸九州者也。)九首以食于九山。
《晏子春秋》曰:景公游於梧丘,夜梦五大夫称冤,公问晏子。晏子曰:"昔灵公田,有大夫骇兽,断其头,埋之,命曰五大夫丘。"公令掘之,果如其言。
又曰:汤长头而寡发。
《庄子》曰:云将东过扶摇之枝,(云将,云之主师也。扶摇,木名,生海东。)而適遭鸿蒙,(鸿蒙,自然玄气。)云将曰:"天气不和,地气郁结,六气不调,四时不节,今我愿合六气之精,以育群生,为之奈何?"鸿蒙拊髀爵跃掉头曰:"吾弗知,吾弗知。"
又曰:亡羊而得牛,断指而得头。
《燕丹子》曰:荆轲谓樊于其曰:"今得将军之首与燕地图,秦王必喜而见轲,轲将左手把其袖,右手揕其胸,则将军积忿除矣。"于是起,扼腕执刀曰:"是日夜所欲,而今闻命。"于是自刎,头堕背后,两目不瞑。以函盛于其首,与轲入秦。
《吕氏春秋》曰:今有人於此,断头以易冠,杀身以易衣,世必惑也。是何也?冠所以饰头,衣所以饰身,今杀所饰而要所以饰,则不知所为矣。世之趋利似此,亦不知所为也。
《帝系谱》曰:神农牛首,伏羲人头蛇身。
《黄帝素问》曰:头者,精明之主也。
《董卓别传》曰:卓知所为不得远近,意欲以力服之,遣兵於雒阳城。时遇二月社,民在社下饮食,悉就断头,驾其车马,载其妇女财物,以断头系车辕轴,还雒,云攻贼大获。称万岁。入关雒阳城门,焚烧其头。
《神仙传》曰:曹公捕左慈,数日得之,便断头以白曹公。公大喜。曰:"果慈头。"定视,是一束茅耳。
《搜神记》曰:南方有落头民。吴时,将军朱桓得一婢,每夜卧后,头辄飞去,或从狗窦,或从天窗中出入,以耳为翼,将晓复还,数数如此。旁人怪之,夜照视,惟有身无头,其体微冷,气息裁属,乃蒙之以被。至晓头还,碍被,不得安,再三堕地,噫咤甚愁而体气急疾,若将死者。乃去被,头复起,傅颈得安,复如常人。时南征大将亦往往得之。又尝有覆以铜盘者,头不得进,遂死。(《博物志》同。)
又曰:渤海太守史良好一女子,许嫁而不果。良断其头而归,投於灶下,曰:"当令火葬。"头语曰:"使君,我相从,何图当耳!"
《异苑》曰:管宁避难辽东还,泠海遭风,船垂倾没,宁思愆曰:"吾尝一朝科头三,晨晏起。今天怒猥集,过恐在此。"
又曰:晋惠帝玄康三年,武军火烧夫子履、汉斩白蛇剑、漆王莽头等。
《录异传》曰:汉武帝时,苍梧贾雍为豫章太守,有神术,出界讨贼,为贼所杀,失头。雍上马还营,营中咸走来视雍,雍胸中语曰:"战不利,为贼所伤,诸君视有头吻佳,无头佳乎?"吏泣曰:"有头佳。"雍曰:"不然,无头亦佳。"言毕遂死。
《幽明录》曰:河东贾弼,小名翳儿,具谙究世谱。义熙中,为琅琊府参军,夜梦有一人面齄<皮危>甚多,大鼻瞷目,请之曰:"爱君之貌,欲易头,可乎?"乃於梦中许易。明朝起,自不觉而人悉惊走。琅琊王大惊,遣傅教呼视,弼到,琅琊遥见,起还内。弼取镜自看,方知怪异,因还家,家悉惊,入内,妇女走藏。弼坐,自陈说良久,并遣人至府检问,方信。后能半面啼,半面笑,两手各捉一笔,俱书,辞意皆美。此为异也,馀并如先。
《列女传》曰:京师节女,长安大昌里人。夫有仇,仇家执父,使要其子,为中间,女念不听则杀父,杀父不孝,听则杀夫,杀夫不义。乃许之曰:"夜在楼上,新沐头东首卧者是。"还谲其夫,使卧他处。自沭卧楼上,仇家断其头而去。仇悲义之,遂不杀其父。
《益部耆旧传》曰:段翳字玄章,善天文风角。有一诸生来学积年,诸生略究要术,辞归乡里。翳为作一脂筒,中盛简书,曰:"有变乃发视之。"生至葭萌,与吏争津,吏楇从人,头破。开筒得书言:"到葭萌与吏斗,破头者以此脂裹之。"生喟然而叹,乃还卒其业。
《博物志》曰:人以冷水渍至膝,啖瓜数十;渍至头,可啖百馀。水皆作瓜气。
《括地图》曰:白民,白首身,被发。
《三巴记》曰:巴有将军曼子请於楚,以平巴乱,楚使请城,曼子曰:"城不可得。"乃自刎其头与楚,楚义之,以上卿礼葬其头,巴以上卿礼葬其身。
《长沙耆旧传》曰:刘寿少时遇相师曰:"君脑有玉枕,必至公也。"后至太尉。
《李郃别传》曰:公耳有奇表,脑枕如鼎形。
《易洞林》曰:郭璞为左尉,周恭卜云:"君堕马伤头。"尉后乘马行,黄昏,坂下有犊车触马,马惊,头打石上,流血殆死。
《语林》曰:魏郡太守陈异尝诣郡民尹方,方被头,以水洗盘,抱小儿出,更无馀言。异曰:"被头者,欲吾治民如理发;洗盘者,欲使吾清如水;抱小儿者,欲使吾爱民如赤子也。"
《世说》曰:祖广字渊度,行恒缩头。诣桓南郡,下车,桓曰:"天甚明朗,祖参军如从屋漏中来。"
又曰:诸葛道明初过江左,名亚王、庾之下。先为临沂令,丞相谓曰:"明府当为黑头公。"
《楚辞》曰:魂兮来归,君无上天些。一夫九首,拔木九千些。
○顶
《说文》曰:顶,巅也。
《易·大故翟》曰:过涉灭顶,凶,无咎。
韦曜《毛诗问》曰:早,鬼眼在顶上。
《列女传》曰:齐锺离春,齐无盐邑之女,(钟离,姓;春,名也。)其为人极丑无双,臼头,深目,顶上少发,折腰出胸。
《庄子》曰:支离疏,颐隐於脐,肩高於顶。
应璩新诗曰:醉酒巾帻落,顶秃赤如狐。
○额
《释名》曰:额,鄂也,有垠鄂也,故幽州人谓之鄂。
《易·说卦》曰:巽为广颡。(上大下小,故为广颡。)
《河图》曰:黄帝广颡龙饿拢
又曰:天之东西南北极各有铜头、铁额兵,长三千万丈,三千亿万人。
《毛诗·鄘·君子偕老》曰:子之清扬,扬且之颜也。(清,视明也。扬,广场而颜丰薄也。)展如之人兮,邦之媛也。
《诗含神雾》曰:代汉者,龙颜珠饿拢
《春秋玄命苞》曰:在天为文昌,在人为颜颡,太一之谓也。颜之言气畔也,阳立於五,故颜博五寸。
《论语摘辅象》曰:樊迟山额,有若月衡,反宇陷额,是谓和喜。
《方言》曰:<首页>,(音稽)额也。颜,颡也。江湘谓之头,中夏谓之额,东齐谓之颡,河济淮泗之间谓之颜。
《汉书》曰:成帝幸宫人严宫,生男。帝为赵昭仪召杀之,宫曰:"果欲姊弟擅天下,我儿男也,额上有壮发,类孝玄帝,令儿安在危杀之矣,奈何令长信得闻之?"
《东观汉记》曰:和熹皇后年五岁,夫人吻剪发,夫人年老目瞑,并中后额,虽痛,忍不言。
又曰;铫期从击王郎将儿弘、刘奉於钜鹿下,期先登陷阵,手杀五十馀人,疮中额,摄帻复战,逐大破之。
又曰:马廖上疏曰:"夫改政移风,必有其本。长安语曰:城中好广眉,四方过半饿拢"
《魏志》曰:庞意亲与关羽交战,射羽中饿拢
王隐《晋书》曰:玄帝白毫生额上,有光明。
崔鸿《后赵录》曰:石勒征见无刘曜守军,大悦,举手指天,又指额曰:"天也。"
《北齐书》曰:文宣帝洋为王时,梦人以笔点己额,明日告舍人王云哲曰:"吾其诛乎?"云哲贺曰:"王上加点,为主乎?"后果然。
《隋书》曰:刘孝焯,字士龙,信都人。犀额龟背,望高视远,聪敏深沉,弱不好弄。
又曰:炀帝令陈棱讨杜伏威,伏威自出阵前挑战,棱部将射中其额,伏威怒,指之曰:"不杀汝,我终不拔箭。"遂驰之,获所射者,使其拔箭,然后斩之。
《盐铁论》曰:古者君子思德,小人思利,今人坚额健舌,或以致业。
《抱朴子》曰:老君额有三理,上下彻。
《语林》曰:贾充问孙皓:"何以好剥人面皮?"皓曰:"憎其颜之厚。"
《吴都赋》曰:雕题之士。注曰:"镂额也。岭南并镂饿拢额,题也。"
相书《占气杂要》曰:黄气如带当额横,卿之相也,有卒喜皆发於色,额上面中年上,是其候也。黄色最佳。
又曰:额临者,男早得官,女子早成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三百六十五 ◎人事部六
○面
《说文》曰:面,颜前也。从{一自},(音首。)象人面形。<爰页>,(音于愿切。)面不正也。頢,(音括)短面也。颔,(音胡感切。)面黄也。<酃页>,(音刀丁切。)面瘦浅颥颥也。赧,面惭赤也。
《可图》曰:苍帝方面,赤帝圆面,白帝广面,黑帝深面。
《周易·革卦》曰:上六:君子豹变,小人革面。
《礼记·内则》曰:女子出门,必拥蔽其面。
《左传·僖三十三年》曰:晋侯败狄于箕。先轸免胄入狄师,死焉。狄人归其玄,面如生。(言其有异于人。)
又《襄三十一》曰:郑子产曰:"人心之不同也,如其面焉。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?"
又《襄二十五》曰:晋程郑卒。子产始知然明,问为政焉。对曰:"视民如子。见不仁者诛之,如鹰鹯之逐鸟雀也。"子产喜,以语子大叔,曰:"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,今吾见其心矣。"
又《哀下》曰:楚白公作乱,杀子西、子期于朝,而劫惠王。子西以袂掩面而死。叶公在蔡,方城之外皆曰:"可以入矣。"及北门,乃胄而进。又遇一人曰:"君胡胄?国人望君如望岁焉,日日以几。(冀君来。)若见君面,是得艾也。"(艾,安也。)
《史记》曰:孟戏,中衍,鸟身人面,赵之先也。
《汉书》曰:李夫人病笃,上自临候之。夫人遂转面向壁,歔欷而不复言。
又曰:哀帝初即位,博士申咸毁给事中薛宣不供养行丧服,薄於骨肉,不宜复列封侯使在朝省。宣子氵兄为右曹侍郎,数闻其语,赇(音求)客杨明,欲令创咸面目,使不居位。会司隶阙,氵兄恐咸为之,遂令明遮斫咸宫门外,断鼻唇,身八创。事下有司,沈减死一等,宣坐免为庶人。
又曰:朱博为左冯翊。长陵大姓尚方禁少时曾盗人妻,见斫,创着其颊,府功曹除禁调守尉。博闻知,以他事召见,视其面,果有瘢。博辟左右问禁:"是何等创也?"禁乃叩头服。博笑曰:"大丈夫固时有是。"因亲信以为耳目。
又曰:朱博为人廉俭,不好酒色之宴。自微贱至富贵,食不重味,案上不过三杯,夜寝早起,妻希见其面。
又曰董仲舒,广川人也。景帝时为博士。下帷讲诵,弟子傅以久次相授业,或那见其面。三年不窥园圃,其精如此。
又曰:孔休守新都相。休谒见莽,莽缘恩意,进其玉贝、宝剑,欲以为好。休不肯受,莽因曰:"诚见君面有瘢,美玉可以灭瘢,欲献其玉璏耳。"(音卫,剑鼻也。)
又曰:张禹为儿,数随家至市,喜观於卜相者,久而颇晓其别蓍布卦意。卜者爱之,又奇其面貌,谓禹父曰:"是儿多知,可令学经。"
《东观汉记》曰:耿秉为征西将军,镇抚单于以下。及薨,南单于举国发哀,犁面流血。
《后汉书》曰:应奉年二十时,尝诣彭城相袁贺,贺时出行闭门,造车匠於内开扇出半面视奉,奉即委去。后数十年於路见车匠识而呼之。
《魏略》曰:徐庶,名福,本单家子,好任侠击剑。中平末,尝为人报仇,白垩突面,被发而走。
《蜀志》曰:张裕晓相术,每举镜照面,自知死刑,未尝不扑之于地。
又曰:刘琰妻胡氏入贺太后,太后令特留胡,经月乃出。胡有美色,琰疑其与后主有私,呼卒楇胡,至於以履搏面,而后弃遣。胡告具言,琰坐下狱。有司议曰:"卒非楇妻之人,面非受杖之地。"琰竟弃市。
《吴志》曰:诸葛恪父瑾长面,孙权大会群臣,使人牵一驴,检其面,题曰"诸葛子瑜"也。恪跪曰:"乞请笔益两字。"因听与笔。恪续其下曰"之驴"。举坐欣笑,乃以驴赐恪。
王隐《晋书》曰:赵孟字长舒,入补尚书都令史,善於清谈,有国士之风。其面有疵黯,诸事不决,皆言当问"疵面"也。
《晋中兴书》曰:王珂为桓温主簿,二军文武数万人悉识其面。
《晋书》曰:初,王恭败枭首於东桁,王平之抽槊刺其面。
又曰:桓温字玄子,豪爽有风概,姿貌甚伟,面有七星。
又曰:刘牢之面紫赤色,鬓目惊人,而沈毅多计。
又曰:刘裕於东府聚樗蒲大掷,一判应至数百万,馀人并黑椟,惟裕及刘毅在后。毅次掷得雉,大喜,褰衣绕床,叫谓同座曰:"非不能卢,不事此耳。"裕因挼五木久之,曰:"老兄试为卿答。"即成卢焉。毅意殊不快,然素黑,其面如铁色焉。
《宋书》曰:沈庆之谓帝曰:"耕当问奴,织当问婢,今论争伐,问白面书生,事何由济?"
又曰:明帝大会新亭,接劳诸军,主樗蒲赌官李安人五掷皆卢。帝大惊,目安人曰:"卿面方如田,封侯状也。"
又曰:刘瑀为右卫将军,因求益州,甚不得意。至江陵,与颜竣书曰:"朱循之三世叛兵,一日居荆州,青油幕下,作谢宣明面。"
《齐书》曰:东昏即位,多行杀戮。沈昭略与沈文季、徐孝嗣同召入省,例赐药酒。昭略骂徐孝嗣曰:"废昏立明,古今令典。宰相无才,致有今日。"即掷瓯破面曰:"作破面鬼!"时年四十。
《后梁书》曰:宋如周有才学,为度支尚书。如周面狭长,宣帝尝戏之曰:"卿何谤《法华经》?"如周踧,自陈不谤。帝又言之,如周惧而出,告蔡大宝。宝知其旨,笑谓之曰:"君当不谤馀经,止应不信《法华》。《法华》云:开经随喜,面不狭长。"如周乃悟。
《后魏书》曰:清河王怿被诬见害,朝野贵贱知与不知,含悲丧气。远夷在京师闻怿丧,为之以刀劈面者数百人。
《三国典略》曰:高长恭以淮南之乱,恐为将帅,叹曰:"我去年面腄,今岁何为不发?"至是,齐主使徐之范饮以毒药。长恭谓妃郑氏曰:"我尽忠事上,何辜於天,而遭赐鸩之祸!"
《春秋后语》曰:秦急攻赵,求救於齐。齐王曰:"必以长安君为质,兵乃出。"长安君者,太后之小子也。太后爱之,不肯遣。大臣强谏。太后怒,谓左右曰:"敢复言长安君为质者,老妇必唾其面。"
《山海经》曰:大荒之山,日月所入,有颛顼之子,三面一臂,不死。(郭璞注曰:"人头三也,各有面也。")
又曰:一目国,一目中其面而居。
《尸子》曰:子贡问孔子曰:"古者黄帝四面,信乎?"孔子曰:"黄帝合己者四人,使治四方,大有成功,此之谓四面也。"
又曰:禹长颈、鸟喙,面貌亦恶,天下从贤之者学也。
《孙卿子》曰:卫灵公有臣公孙吕,身长七尺,面长三尺,广三寸,名动天下。
《庄子》曰:孔子谓盗跖曰:"今将军身长九尺二寸,面目有光,唇如激丹,齿如含贝,音中钟声,而名曰盗跖,丘窃为将军耻之。"
《韩子》曰:古人目短於面见,故以镜观。
《燕舟》曰:田光云:"脉勇怒而面青,骨勇怒而面白。荆轲者,神勇也,怒而不变。"
《说苑》曰:吴王将死,曰:"吾以不用子胥言,以至於今。死者无知则已,死者有知,吾何面见子胥也!"遂蒙絮覆面自刎。(《吕氏春秋》同。)
《典略》曰:袁绍妻刘性妒忌。绍死,其尸未殡,杀其妾五人。恐死者有知,皆髡发黑面。
《中论》曰:小人耻其面不如子都,君子耻其行不如尧舜。
谯周《法训》曰:昔有人使妻为母作粥,妻不肯,乃以刀击伤妻面。此可为孝乎?
《傅子》曰:相者三亭九侯,定於一尺之面。
《语林》曰:王武子与武帝围棋,孙皓看。王曰:"孙归命何以好剥人面皮?"皓曰:"见无礼於其君者则剥其皮。"乃举棋局,武子伸脚在局下。
又曰:刘真长病积,时公主毁悴,将终,唤主,主既见其如此,乃举手指之云:"君危笃,何以自修饰?"刘便牵被覆面背之,不忍视。
又曰:王右军见杜弘冶,叹曰:"面如凝脂,眼如点膝,如神仙中人。"
又曰:何晏字平叔,美姿容,帝疑其傅粉,赐汤饼,令晏食之,汗晨○面,拭之转白。(《世说》同。)
《世说》曰:康僧渊目深而鼻高,王丞相每调之,僧渊曰:"鼻者面之山,目者面之渊,山不高则不灵,渊不深则不清。"
又曰:锺会撰《四本论》始毕,甚欲使嵇康一见。置怀中,不敢出,户外遥掷,面便走。
《郭子》曰:琅琊诸葛忘名,面病鼠瘘,刘真长见叹曰:"鼠乃复窟穴人面乎?"
《异苑》曰:陈郡谢石字石奴,少患面创,诸治莫愈,乃自幽远,止於岩下。中宵,有物来舐其创,随舐随除,既不见形,意为是龙,而舐处悉白,故世呼为谢白面。
《会稽后贤记》曰:贞女谢仙女者,谢承孙也。吴归命侯采仙女充后宫,仙女乃炙面服醇醯以取黄瘦,竟得免。
《黄帝八十一问》曰:人面独能寒,何也?曰:"头者,诸阳之脉会也,诸阴脉皆至颈项不还上,独诸阳脉上头,故面能寒耳。"
《相决》曰:奇毛生身及面,皆豪贵。白毫黑毛生共孔,带印绶。
蔡邕《女戒》曰:夫心犹面首也,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,人心不思善则邪恶入之。人盛饰其面而莫修其心,惑矣!
○眉
《说文》曰:眉,目上毛也。
《释名》曰:眉,媚也,有妩媚也。
《毛诗·淇澳·硕人》曰:螓首蛾眉,(螓,首颡广而方。)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
《尚书大传》曰:尧有眉八。(如八字也。《淮南子》同。)
《大戴礼》曰:曾子曰:"敢问不劳可以为明乎?"孔子愀然,扬眉曰:"参,汝以明主为劳乎?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,不下席而天下治。"
《礼说》曰:君子乘金而玉,为人美眉。
《左传·定公八年》曰:公侵齐,门幼婶州。颜息射人中眉,(颜息,鲁人。)退曰:"我无勇,吾志其目也。"
《穀梁传》曰:长狄兄弟三人递为害,断其首而载之,眉见於轼。
《战国策》曰:豫让欲报赵襄子,灭鬓去眉,吞炭漆。
《春秋后语》曰:吕不韦谓太后曰:"诈腐刑,嫪毐则得给事中。"乃令人以腐罪告之,拔其须眉,以为宦者。
《汉书》曰:张敞为妇画眉,长安中傅京兆眉怃。(应劭曰:怃,大也。孟康曰:怃,音诩,北方人谓好为诩也。)
《东观汉记》曰:王莽天凤五年,樊崇起兵於莒,恐其众与莽兵乱,乃皆朱其眉。由是号曰赤眉。
又曰:明德马后眉不施黛,独左眉角小缺,补之以缥。
又曰:马援自还京,数被进见,为人缜髯,眉目如画。
又曰:梁鸿居吴赁舂,每归,妻为其食,不敢於鸿前仰视,举案齐眉。
邓粲《晋记》曰:荆州民宗廞尝以酒犯王平子,平子怒叱左右捽廞。郭舒厉色谓左右曰:"使君醉,汝辈何敢妄动!"平子大恚曰:"别驾狂郎,枉言我醉!"因遣炙舒眉头,舒跪受炙。平子意释而廞得免。
《宋书》曰:王玄谟在雍,人言欲反。玄谟驰启自解,帝知其虚,驰遣主书吴喜公慰抚之,曰:"七十老公,反欲何求?聊复为笑,想足以伸卿眉头耳。"玄谟性严,未曾妄笑,时人言玄谟眉头未曾伸,故以此见戏。
《梁书》曰:武宁王大威,字仁容,美风仪,眉目如画。
《三国典略》曰:梁简文方颊丰下,眉目秀发。
《隋书》曰:玄晖字叔平,河南洛阳人也。父知,须眉如画,进止可观,少得美名于京师。
《唐书》曰:毛若虚,绛州太平人也。眉毛覆於眼,性残忍。初为蜀川县尉,天宝末为武公丞,年已六十馀矣。
《帝王世纪》曰:文王虎眉。
《列仙传》曰:阳都女生而连眉,众以为异。
《列仙传》曰:莫耶子赤鼻,眉间一尺。
《列士传》曰:干将子赤鼻,眉广三寸。
《荆州先贤传》曰:马良字季常,襄阳宜城人。兄弟五人皆有令名。良眉中有白毛,乡里颂曰:"马氏五常,白眉最良。"
《吴越春秋》曰:伍子胥眉间广一尺。
《韩子》曰:失镜无以正鬓眉,失道无以知迷惑。
《吕氏春秋》曰:吴阖闾使民习战,剑如眉,流血不可止。
《淮南子》曰:今盆水在庭,清之终日,未能见眉睫;浊之不过一挠,而不能察方圆。(察,见也。)人神易浊而难清,犹盆水之类也。
《风俗通》曰:桓帝玄嘉中,京师妇人作愁眉。愁眉者,细而曲折。此梁冀家所为,京师皆效之。天戒若曰:将收捕冀,妇女忧愁之眉也。
《抱朴子》曰:有古强者,自云四千岁,云见尧、舜、禹,汤,说之了了。世云"尧眉八采",不然也,直两眉头甚竖,似八字眉。
《唐子》曰:人多患远,见百步而不自知眉颊;知眉颊者,复不能察百步。
《西京杂记》曰:卓文君妖冶好眉色,如望远山。
《语林》曰:庾公道:王尼子非惟事事胜於人,布置须眉亦胜人,我辈皆出其辕下。
《樊氏相法》曰:眉中长毫,百二十岁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卷三百六十六 ◎人事部七
○耳
《释名》曰:耳,耏也。耳有一体属着两边,耏耏然也。(耏,音而。)
《礼》曰:是故先王之孝也,色不忘乎耳,目不绝乎声。
《左传》富辰谏曰: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。
又曰:晋襄公卒,灵公少,晋人以难故,欲立长君,使先蔑、士会如秦逆公子雍。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,曰:"文公之入也无卫,故有吕、郤之难。"乃多与之徒。穆嬴日抱太子以啼于朝,曰:"先君何罪?其嗣亦何罪?舍適嗣不立而外求,君将焉置此?"出朝,则抱以適赵氏,顿首於宣子曰:"先君奉此子也,以属诸子。曰:'此子也才,吾受子之赐;不才,吾惟子之怨。'今君虽终,言犹在耳,而弃之,若何?"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,且畏逼,(畏国人以大义来逼也。)乃背先蔑而立灵公,以御秦师。
又曰:摄叔曰:"吾闻致师者,右入垒,折馘,(折馘,断耳。)执俘而还。"皆行其所闻而复。
又曰:林雍羞为颜鸣右,下。(羞为右,改下车战也。)苑何忌取其耳。(不欲杀雍,但截其耳以辱之。)《诗》曰:"君子无易由言,耳属于垣。"
又曰:匪手携之,言示之事。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(我非且以手携挈之,亲视以其事之是非,我非且语之,亲提撕其耳。此言教道。)
《易》曰:荷校灭耳,聪不明也。
又曰:巽而耳目聪明。
《语》曰:六十而耳顺。
《穀梁传》曰:梁自亡,湎於酒,淫於色,心昏耳塞,上无正长之治,大臣背叛。
《春秋玄命苞》曰:耳者,心之候。
《尚书大传》曰:孔子曰:"自吾得由也,恶言不至於耳。"
《史记》曰:吕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,去眼,煇耳。
又《淮阴侯列传》曰:韩信使人言於汉王曰:"齐,反覆之国,南边楚,不吻假王镇之,其势不定。"汉王大怒,张良、陈平蹑汉王足,因附耳语曰:"宁能禁信之王乎?"
《战国策》曰:苏秦说李兑,明日复来,舍人谓兑曰:"臣窃观苏公说也,其辩过於君,君能听乎?"兑曰:"不能。"曰:"君即不能,愿君坚塞两耳,无听其谈。"明日复见,终日谈而去。秦谓舍人曰:"昨日我谈薄而君动,今精而君不动,何也?"舍人曰:"我为塞两耳,无听谈也。"
《汉书》曰:杨惲报孙会宗书曰:"家本秦也,能为秦声;妇赵女也,雅善鼓瑟。奴婢歌者数人,酒后耳热,仰天拊缶而呼乌。"
《英雄记》曰:曹公擒吕布,布顾谓刘备曰:"玄德,卿为座上客,我为降虏,绳缚我急,独不可一言邪。"操曰:"缚虎不得不急。"乃命缓布缚。备曰:"不可。公不见布事丁建阳、董太师乎!"操颔之,布目备曰:"大耳儿,最叵信。"(叵,普火切。)
《魏书》曰:荀攸年七八岁,父衢曾醉,误伤攸耳,而攸出入游戏,常避护,不欲令衢见。衢后闻之,乃惊其宿知如此。
《吴录》曰:关羽走,孙权使虞翻筮之,曰:"必当断头伤其耳。"果如翻言。
《蜀志》曰:先主长七尺五寸,垂臂下膝,顾自见其耳。
《晋书》曰:王导多疾,每自忧,陈训曰:"耳竖必寿,亦大贵。"
又曰:殷仲堪父患耳,闻床下蚁动,谓是牛斗。
王隐《晋书》曰:张轨为凉州刺史。敦煌曹袪上言轨老病,更请刺史。轨治中率数十人皆割耳於盘,流血诉枉,得停。
《蜀书》曰:武皇帝李雄美容貌,相工相之曰:"此君口如方器,耳如相望。位必过三公,不疑也。"
《唐书》曰:汴州节度李忠臣尝因奏对,德宗谓之曰:"卿耳甚大,贵人也。"忠臣对曰:"臣闻驴耳甚大,龙耳即小,臣耳虽大,乃驴耳也。"上悦之。
《老子》曰:五音令人耳聋。
《孟子》曰:伯夷耳不听恶声。
《鹖冠子》曰:夫耳主听,两豆塞之,则上不闻雷霆。
《淮南子》曰:禹耳三漏,是谓大通。兴利除害,决江疏河。
《抱朴子》曰:老子耳长七寸。
又曰:耳能闻雷霆,而不闻蚁虱之音。
《吕氏春秋》曰:雷则掩耳,电则掩目。耳闻所恶,不如无闻;目见所恶,不如无见。
又曰:且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闻,不学,其闻不若聋;使其目可以见,不学,其见不若盲;使其口可以言,不学,其言曲以爽;使其心可以知,不学,其知暗以狂,凡学,非为能益也,达天性也。
《说苑》曰:昔费仲、恶来、胶革,长鼻决耳,从纣之心,武王诛之。
《博物志》曰:南方落头民,其头能飞,以耳为翼。
《濑乡记》曰:老子耳有三门。
王子年《拾遗录》曰:沐胥国人,左耳中出青龙,右耳中出白虎。龙虎初出之时,如绳缘颊,手捋面而龙虎皆飞,去地十馀丈。而云气绕龙,风来吹虎。俄而以手一挥,龙虎皆还入耳。
《高士传》曰:尧聘许由为九州牧,由闻之,洗耳于河。
《列仙传》曰:务光,夏时人,耳长七寸。阳都女,耳细而长。众皆言此天人也。
又曰:宁先生毛身广耳,阮丘耳长六七寸。
《列士传》曰:燕丹师田光,往候荆轲。值轲醉,唾其耳中,轲觉曰:"此出口入耳之言,必大事也。"即往见光。
《列女后传》曰;刘仲敬妻者,沛国桓林之姊也。仲敬早亡,桓乃引刀割耳。宗妇问之,桓曰:"吾自五代以来,世知名,男以忠孝显,女以贞顺称。家以我年少,必相嫁,故预自裁割,以信我心。"
又曰:曹文叔妻,谯国夏侯宁之女。文叔早亡,妻断发自誓。其家欲嫁之,又截两耳。司马太傅美之,乞为曹氏后。
又曰:阳华穆妻者,下邳刘方之女,字桃树。生一男,而穆早亡,吴丁誀(音缉)求之。誀,知名之士,家将许焉,桃树乃操刀割耳。其子又亡,桃树乃安身守正,动不愆礼。
《长沙耆旧传》曰:太尉刘寿少遇相师,相师曰:"耳为天柱,今君耳城郭,必典家蚌拢"
《樊氏相法》曰:耳门不容麦,岁至百,兼富。
○目
《释名》曰:目,默也,谓默而内识也。眼,限也,童子限限而出也。
《礼》曰:目者,气之清明者也。
又《玉藻》曰:目容端。(不睇视也。)
又《大学》曾子曰: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?
《左传》曰: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,目逆而送之曰:"美而艳。"
又曰:富辰曰:"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。"
又曰:子玉使斗勃请战,曰:"请与君之士戏,君凭轼而观之,得臣与寓目焉。"
又曰: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,访诸令尹子上,子上曰:"楚国之举,恒在少者,且是人也,蜂目而豺声,忍人也,不可立也。"
又曰:秦伯伐晋,取羁马。乃出战,交绥。(古名退军为交绥。秦晋志未敢坚战,兵未致争而两军退,故曰交绥。)秦行人夜戒晋师曰:"两军之士皆未慭也,明日请相见。"(慭,缺也。)臾骈曰:"使者目动而言肆,惧我也,将遁矣。薄诸河,必败之。"
又曰:宋华玄为植,巡功,(植,将主也。)城者讴曰:"睅其目,皤其腹,弃甲而复。于思于思,弃甲复来。"(于思,多须之貌。)
又曰:潞子婴儿之夫人,晋景公之姊也。酆舒为政而杀之,又伤潞子之目。
又曰:晋楚将战,晋侯筮之,卜史曰:"吉"。卦遇'复',曰:南国蹙,射其玄王中厥目。"及战,共王中目。
又曰:叔孙豹会晋士丐于柯,盟于督阳。荀偃瘅疽,生疡於头。(瘅疽,恶疮。)济河,及著雍,病,目出,卒而视,不可含。(目开口禁也。)宣子盥而抚之,曰:"事吴,敢不如事主!"犹视。(大夫称主。)栾怀子曰:"其为未卒事於齐故也?"(怀子,栾盈也。)乃复抚之曰:"苟终,所不嗣事于齐者,有如河!"乃瞑,受含。(嗣,续也。)
又曰:宋公子地有白马四。公嬖向魋,欲之。(向魋,司马向魋,卜也。)公取而朱其尾鬛以与之。(与,魋也。)地怒,使其徒夺之。魋惧,将走。公闭门而泣之,目尽肿。
又曰:公侵齐,门幼婶州。颜息射人中眉,退曰:"我无勇,吾志其目也。"
《诗》曰:美目盻兮,巧笑倩兮。素以为绚兮。
《书》曰:正月玄日,舜格于文祖。询于四岳,辟四门,明四目,达四聪。"咨,十有二牧!"曰:"食哉惟时!"
《易·小畜》曰:舆说辐,夫妻反目。《象》曰:"夫妻反目,不能正室也。"
又《说卦》曰:离为目。
《春秋孔演图》曰:苍颉四目,是谓并明。
《春秋玄命苞》曰:目,肝之使。
又曰:舜重瞳子,是谓慈原,上应摄提,下应三玄。
《尚书大传》曰:舜目四瞳子。
《论语隐义》曰:卫蒯聩乱,子路兴师往,有孤黯者当师,曰:"子欲入耶?"曰:"然。"黯从城上下麻绳,钓子路半城,问曰:"为师耶,为君耶?"曰:"在君为君,在师为师。"黯因投之,折其左股,不死。黯开城,欲杀之。子路目如明星之光曜,黯不能前,谓曰:"畏子之目,愿覆之。"子路以衣袂覆目,黯遂杀之。
《史记》曰:吴王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,子胥仰天叹曰:"嗟乎!抉吾眼,着吴东门上,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。"
又曰:赵王与秦王会沔池,秦王不肯击缶,相如曰:"五步之内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。"左右欲刃相如,相如张目叱之,左右皆靡。秦王不怿,为一击缶。
又曰:越王无疆与中国争强,北伐齐。齐威王使人说越王,越王不纳,齐使者曰:"幸也越之不亡也!吾不贵其用知,如目之见毫毛而不自见睫也。今王知晋之失计,不知越之过,是目论也。"
又曰:大梁人尉缭曰:"秦王为人蜂准(蜂,一作隆。)长目"。
又曰:汉王诣鸿门谢项羽,羽欲杀汉王,樊哙带剑拥戟楯入军门,披帷西向而立,瞋目视羽,鬓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
又曰:项王大呼驰下,汉军皆披靡。时赤泉侯为骑将,追项王,项王瞋目而叱之,赤泉侯人马俱惊,辟易数里。
《楚汉春秋》曰:上过陈留,郦生求见,使者入通,公方洗足,问何如人?曰:"状类大儒。"上曰:"吾方以天下为事,未暇见大儒也。"使者出,郦生瞋目案剑曰:"入!言高阳酒徒,非儒者!"
《汉书》曰:东方朔上书曰:"臣朔目若悬珠,齿如编贝。"
《东观汉记》曰:杜根谏和喜(音喜,又许忌切。)邓后以安帝宜亲政事,太后大怒,囊盛扑杀之。根诈死三日,目中生蛆。
《魏志》曰:太祖与韩遂、马超等单马会语,左右皆不得从,惟将许褚。超负其力,阴欲前突太祖,素闻褚勇,疑从骑是。乃问:"公有虎侯者安在?"太祖顾指褚,褚瞋目眄之,超不敢动。
又曰:张绣反,袭太祖营,典韦战於门中。韦乃双挟两贼击杀之,馀贼不敢进。韦复前突杀数人,疮重,瞋目大骂而死。
又曰:夏侯燉(音敦)从征吕布,为流矢所中,伤左目。时夏侯渊与燉俱为将军,军中号燉为盲夏侯。
《晋书》曰:王衍尝因宴集,为族人所怒,举摞(音罍)掷其面。衍初无言,引王导共载而去。然心不能平,在车中揽镜自照,谓:"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。"
王隐《晋书》曰:甘卓为扬威将军,历阳内史郡人陈训私语人曰:"甘公头系视仰,目中有赤脉,当危於兵,勿为将可也。"果为王敦所害。
又曰:王敦枉害刁协。及敦病,白日见协乘轺(音遥)车从吏驺诣敦,而仰头瞋目。
邓粲《晋纪》:阮籍能为青白眼,礼俗士辄以白眼对之。稽喜,康之兄,闻籍不哭,见白眼,喜不惮而退。
萧子显《齐书》曰:褚渊有器度,不妄举动。宅常失火。烟焰甚遍,左右惊扰,渊神气怡然,索舆来徐去。轻薄子颇以名节讥之,以渊眼多白睛,谓之"白虹贯日"也。
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前秦录》曰:苻生骁果粗暴,昏酒无赖,祖洪甚恶之。生无一目,年七岁,洪戏之问侍者曰:"吾闻瞎儿一泪,信乎?"侍者曰:"然"。生怒,引佩刀自刺出血,曰:"此亦一泪也。"洪大惊。
《三国典略》曰:齐韩凤、穆提婆、高阿那肱共处衡轴,号曰三贵。瞋目张拳,有啖人势。
又曰:和士开常言曰:"琅琊王目光弈弈,数步射人,向者暂对,不觉汗出。"
又曰:周武帝还自东伐。初遇疾,口不能言,脸垂覆目。
《老子》曰:五色令人目盲。
《韩非子》曰:目见有百步之外,而不能见其眦。
《庄子》曰:温伯雪子適齐,舍於鲁,仲尼见之不言,子路问焉,仲尼曰:"若夫人者,目击而道存也。"
又曰: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。老聃曰:"夫播糠眯目,则天地四方易位矣。夫仁义翻然,乃愦吾心,乱莫大焉。"
《孟子》曰:伯夷目不视恶色。
又曰:存乎人,莫良於眸子。眸子不能掩其恶,胸中正则眸子瞭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
范子曰:掩目别黑白,虽一时中,犹不知天道也。
《慎子》曰:离朱之明,察毫末於百步之外,尺水不能见浅深,非目不足,其势难睹也。
《尸子》曰:使目在足下,则不可以视。
又曰:舜两眸子,是谓重明。
《孙卿子》曰:厌目而视者,视一以为两。
《燕丹子》曰:樊於期闻荆轲之言,於是自刭,头堕背后,两目不瞋。
《韩子》曰:田驷欺邹君,将杀之。田驷恐,告惠子。惠子见邹君曰:"有人见君,则<目枼>(大叶切,闭目也。)其一目,奚如?"君曰:"我必杀之。"惠子曰:"瞽<目枼>两目,君奚弗杀?""驷东欺齐侯,南欺荆王。驷之於人,瞽也,君奚恶?"乃弗杀。
又曰:古人目短於自见,故以鉴观面。
又曰:刻削之道,鼻莫如大,目莫如小。鼻大可小,小不可大;目小可大,大不可小,举事亦然。
又曰:楚庄王欲伐越,庄子曰:"王之伐越,何也?"王曰:"政乱兵弱。"庄子曰:"臣患知之如目也:能见百步之外,而不能自见其睫。王之弱乱,非越王之下也,而欲伐越,此知之如目也。"
《淮南子》曰:夫目察秋毫之末,而耳不闻雷霆之音;耳调玉石之声,而目不见太山之高,何则?不小有所志,而大有所志也。
《孔丛子》曰:夫子適周见苌弘,言终而退。苌弘语刘文公曰:"吾观仲尼有圣人之表,其状河目而隆颡,是黄帝之形貌也。"
《郭子》曰:刘尹道、桓温须如反猬毛,眼如紫石棱,自是孙仲谋一流人也。
《抱朴子》曰:眼能察天衢而不能周项领之间。
《蒋子语》曰:两目不相为视。昔吴有二人评王者,一人曰好,一人曰丑,久之不决。二人各曰:"尔可来入吾目中,则好丑分矣。"王有定形,二人察之有得失,非苟相反,眼睛异耳。
袁准《正书》曰:目以见小为明,耳以听大为聪。
顾子《义训》曰:假天下之目以视,则四海毫末可见也。
《山海经》曰:一臂国为人,一目中其面而居。(《括地图》同。)
《太公金匮》曰:一目视则不明,一耳听则不聪。
《吕氏春秋》曰:孟贲过于河,先其伍,船人怒,以楫<乂虎>(音乂。)其头。中河,孟贲瞋目视船人M袖植、目烈、须指,(指,直。)舟人尽惕骇,播入於河。使船人知孟贲,不敢直视,涉无先者,又辱之乎?不知故也。
又曰:管子缚束於鲁。鲍叔曰:"君欲霸王,则臣不若管夷吾。"桓公曰:"夷吾,寡人之贼也,射我者也。不可。"鲍叔曰:"夷吾为其君射人,若得之则彼亦将为君射人。"君不听,鲍叔固让,果听之。於是使告鲁曰:"管仲,寡人雠也,愿得而亲加手焉。"鲁许诺,乃使吏鞟其拳,胶其目,(以革囊其手也。)盛之以鸱夷,置之车中。至齐境,桓公使人以朝车迎之。
又曰:学,使其目可以见;不学,其见不若盲。
《春秋后语》曰:平原君对赵王曰:"沔池之会,臣察武安君之为人也,小头而锐,瞳子白黑分明。小头而锐,断敢行也;瞳子白黑分明者,见事明也。"
《列仙传》曰:秦召魏公子无忌,不行,使朱亥奉璧一双。秦王大怒,将朱亥着虎圈中。亥瞋目视虎,眦血出溅虎,虎终不敢以视。
《郑玄别传》曰:玄玄眉明目。
《董卓别传》曰:卓会公卿,召诸降贼饭,行责降者曰:"何不凿眼!"应声,眼皆落地。
赵至《自叙》曰:嵇康谓至曰:"卿头小锐,瞳子白黑分明,觇占停谛,有白起风。"
《列仙传》曰:偓(於角切。)佺,(音筌。)槐山人,采药,好食松实,而目更方。
又曰:赤斧,戎人也,为碧鸡祠主簿,饵丹,身及曈子皆赤。
《神仙传》曰:涉正,巴东人。入吴,常闭目,弟子随之数十年,莫有见开目者。有一弟子固请之,正为开目,音如霹雳,光如电照。弟子顿伏,良久乃起。
《竹林七贤传》曰:王戎眸子洞彻,视日而眼照不亏。
《世说》曰:顾长康云:其哭桓宣武,眼如悬河究★。
又曰:康僧渊目深而鼻高,王承每调之。僧渊曰:"鼻者面之山,目者面之渊;山不高则不灵,渊不深则不清。"
又曰:裴令俊有姿容,时人名之为王人。有疾至困,武帝使王夷甫往视之。王出。语人曰:"眸子闪闪如岩下电,精神挺动,体中故如恶耳。"
《语林》曰:王右军见杜弘冶叹曰:"面如凝脂,眼如点漆,此神仙中人。"
《谈薮》曰:王肃初归国,谓阳大眼曰:"在南闻君之名,以为眼如车轮,今见,乃不异人。"大眼曰:"若旗鼓相望,瞋硇捃发,足使君亡魂丧胆,何必大如车轮。"
又曰:后魏昭成帝常击贼。流矢中目。贼破,执射者至,左右欲剥割之。帝曰:"彼各为主,何罪?"乃释之。
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